引言
2009年秋至2025年春,湖南娄底市民谢女士亲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家族剧变:从弟媳异常嫁入、到自己事业莫名惨败和家离子散;到弟弟多次遭遇意外,到医生违规行医到离奇死亡与疑似科技手段侵害,最后到财产被恶意侵占和掠夺。这场横跨十六年的风暴,深刻折射出基层法治实践与应对新型挑战中的多重困境。本文基于当事人陈述,梳理事件脉络,呈现这场仍在持续的家庭维权历程。
一、伏笔:非常规婚姻与家庭裂痕 (2009-2017)
-
2009-2011年:异常婚姻的起点: 2009年10月,时年35岁、自称大专学历的刘X(后文称刘艳)经人介绍,与吸毒史超十年、仅有小学文化的谢某辉结婚。据谢家人回忆,刘X婚前隐瞒首任丈夫真实情况,谢母则出于“能生儿育女便好”的想法接受了这段被邻里视为“图谋房产”的婚姻。且在2011年4月,顺利生下一子谢某武。
-
2013-2017年:裂痕加深与厄运频发: 2013年成为关键转折点。7月深圳探亲期间,刘X被指多次“不当接近”姐夫;11月谢母寿宴上爆发了激烈争吵,焦点直指刘X“勾引姐夫”。2014年4月,刘X以家暴为由起诉离婚,法院将儿子抚养权判给谢某辉。
-
后续厄运接连不断: 2014年,谢女士创业公司疑遭技术破坏亏损百万;2016年其经营场所被查封,夫妇含冤入狱10个月;2017年6月谢某辉突遇车祸,现场甚至出现“神秘人影”的目击传闻。
二、漩涡中心:医疗纠纷与死亡疑云 (2021年)
2021年10月,谢某辉的离奇死亡将纠纷推向高潮。
-
就诊异常与诊疗争议:
-
10月27日: 谢某辉在娄底三大桥下被马匹踢伤腹部(家属强调伤在右下腹),马主谢杰支付400元医药费后民警主张以一纸协议以“后续伤情与马主无关”了结后患。
-
10月31日: 谢某辉因腹痛加剧至娄底市中心医院急诊。院方未做基础检查即将没有肿瘤的谢某辉转至肿瘤外科,认为此举是为“伪造疑难杂症”铺路。初诊记录为“外伤性小肠穿孔”,未提及肝病。
-
病历矛盾与篡改嫌疑:
-
手术记录(10月31日)称“上腹部正中切口见肝硬化”,但11月3日诊断证明却未提及肝硬化。
-
CT报告被指伪造“肺结核、肺挫伤、胸部骨折”(伤者实际仅下腹遭踢伤)。其目的是为了错开伤口帮助马主逃脱责任。
-
术后出现“口瘘”后,病历新增“肝硬化”描述,家属认为是以“肝硬化肝腹水”掩盖“口瘘”。且“口瘘”存在故意。
-
家属指出手术切口位置记录为“上腹部正中切口”,与实际切口位置(下腹)不符。
-
大部分病历均在出院后首次打印签字,《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为一级甲等医疗事故,医方却仅负轻微责任。医生从术后第三天开始构陷患者拔管不配合,术后自饮3000毫升自来水,身旁无陪护。三天的病历记录20多处“不配合,拒绝治疗”。
-
程序违规疑云:
-
诊疗计划明确“先检验后手术”,这是手术常规,实际流程倒置(先手术后检验),家属认为这是故意行为。
-
家属称在术后第六天开始被诱导签署多份含“不”字文书(如拒绝ICU、血透等),且签署日期遭篡改。家属认为这是提前设局转移责任
-
主治、住院、质控医生为同一人,而此人是最后一天才接触患者的医生。
-
关键救治时段,家属称遭道路拦截等阻碍。
-
死亡与维权程序受阻:
-
11月9日凌晨:谢某辉伤口裂开,在缝合手术后不到24小时死亡。
-
家属要求尸检,但警方拒绝对医疗过程立案,亦拒绝尸检要求。
-
村委调解中,两名村支书将130万赔偿金协商至15万,家属称其母在封闭环境下被诱骗签署协议。
-
马主谢杰反悔赔偿后,村委以“安葬费借款”为由要求立即下葬,遗体未能保留。
-
诉讼期间承办法官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剥夺家属的合法权益,采纳不实证据为定案依据。130万的赔偿仅仅获27万。
三、延续:财产争夺与司法维权困局 (2022-2024)
谢某辉死后,财产掠夺白热化,司法维权之路布满荆棘。
-
刘艳接管与遗产分配:
2022年4月,离婚十年的前妻刘艳携新任丈夫罗X入住谢家,并以小孩“监护人”身份接管诉讼(其兄被称“与律师、法官相熟”)。
顺利通过谢母从谢女士手中夺得马主赔偿案主导权。
-
诉讼与司法鉴定争议:
-
刘艳和律师在开庭前辩论方向突变“反水”。
-
娄底市医学会对疑似篡改病历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家属质疑程序违法。
-
浙江科证司法鉴定所出具的《电子病历真伪鉴定报告》(浙2023鉴字108号),被指未识别关键伪造痕迹;三次司法鉴定两次退件,谢女士举报到娄底市卫健委回复:篡改认定和违规行医仅获“书写不规范”结论。
-
谢女士多次举报医生违规行医和弟前妻刘艳恶意拒执和恶意侵占房屋均未受理。
-
法院采信争议鉴定报告,一二审判决医院担责比例从40%降至20%。
-
执行困局与异常现象:
-
医疗赔偿款因法院执行阶段突现“两份执行申请并存”而遭法官执行中止。谢女士被迫让利6万元。
-
家属提供的水电记录显示:2022年6月后刘艳所住楼层用电量骤增3倍,深夜耗电异常,存在非常规设备运行,疑是电磁发射器,谢女士报警后无人受理。
四、升级:新型侵害疑云与基层响应缺失 (2024-2025)
纠纷演进至更隐蔽、更令人不安的层面。
-
科技手段涉入疑云(谢女士独居期间):
-
电子锁被远程操控、监控系统遭侵入。有人潜入作案且故意留下痕迹制造恐慌;
-
2024年底至今检测到半夜(23:00-04:00)有不明电磁场侵入,窗户,门框,水笼头都携带磁场。
-
2025年6月多次出现瞬时异常中药味并伴随肢体麻木症状。
-
三家医院头部检查报告存在时间错位、影像编号异常等疑点,家属怀疑遭遇定向电磁侵害与药物渗透。
-
基层响应停滞:
-
2025年6月5日,谢女士报警举报楼下住户涉嫌高频电磁脉冲伤害、敲诈勒索,并提交物证光盘。
-
警方未出具受理回执、未做笔录,多次报警均无书面回应。
结语:压垮个体的三重结构性困境
这场持续十六年的风暴,揭示了深层次的社会治理挑战:
-
医疗监督机制失效: 病历篡改认定面临“技术壁垒”,司法鉴定难破局;医院内部监管缺位(医生权责混同),导致责任认定机制脆弱。
-
基层法治闭环漏洞: 从派出所拒立案→村委调解涉嫌诱导→法院采信争议证据→执行程序异常,公民维权陷入“举报-受理-搁置”的循环怪圈与“程序空转”。
-
科技侵害认定缺失: 电磁辐射、电子侵入等无接触侵害,现行刑侦技术缺乏应对标准和手段;基层接警机制失灵,投诉无纸质回执成常态。
当事人的绝望与拷问
在本文发布前夕,当事人谢女士向母亲发出一份声明,揭示了维权路上难以承受的重压和对基本生存的绝望渴求。这份声明,作为事件最新且最个人化的注脚,残酷地印证了前文所述的结构性困境如何彻底压垮个体:
“老妈,通过昨晚和你的谈话,我想通了。我不想让你难做,也不想你被人要挟。知道你夹中间难做。我也希望你有个好的晚年。我相信你不会害我,虎毒还不食子。我不再坚持正义和维权了。只要他们停止对我用“高频电磁脉冲”来伤害我;停止非法监视我,能保证我的生命安全。还有把我现在身上的伤医好,就把属于我的这点房产全部给他们吧。现在我头麻手麻,还有右眼睛开始有盲区,可能肺部有些问题,因为半夜吸入一些异常的不明气体。都是近半年住进来后才有的。把我医好我就离开。他们害死弟的事你知道却不追究,我这姐有什么好追究的;法官和民警的违法违纪我也不再举报了。罗平刘艳的恶意侵占,拒执和敲诈勒索,诈骗我都不追究了,伪造鉴定我也不追究了,谢文武是不是我弟的儿子不重要了。只求他们放过我,我不想像我弟一样被他们害死。我怕我一离开娄底就被他们害死。他们要逼你和我签断绝母女关系协议我也签。我知道我一个人搞不过他们公安系统和村干部的势力。就这点房产和生命比真不值一提。所以只要不再伤害我医好我保证我的人身安全我就把我的房产送给他们。我被非法监视十三年了,这种不是人过的日子我真的受不了了。做什么事都要左防右防,高科技的电子锁也防不住他们。我也没有办法让你相信我看到真相,看到真相也没用。我彻底被他们整服了。 人生有多少个13年?我只求余生安好,你也安好。
...”
谢女士向媒体明确表示:“维权的核心是查明弟弟死亡的真相。当医疗记录被篡改、司法程序存疑、新型侵害无法认定时,公民还能依靠什么机制保障权益?当常规途径全部失效,公民还能向何处寻求真相?”此案的发展,已然成为观察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应科技挑战与保障公民权利的一个标志性样本。
来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5161886979271980
法律/免责声明: 本文根据当事人提供材料整理,严格遵守平台发布规则,隐去敏感信息并作脱敏处理,仅作客观事实陈述之用。内容不代表平台及媒体立场,由当事人提供发布,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不实信息或侵权,可依规提交证据联系平台复议。